“中国白酒 蒸馏酒起源研讨会”在李渡召开,白酒博士指出:李渡“元代古窖”是中国蒸馏白酒源头
2015-09-30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李渡酒厂“元代古窖”遗址,被白酒博士认定为中国蒸馏白酒的源头。
9月11日,中国白酒行业著名专家高月明,中国白酒文化研究博士万伟成,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余金德、副秘书长陈叔然,江西省考古专家文先国等行业相关领导及老酒收藏专家,在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召开的“中国白酒?蒸馏酒起源研讨会”上从多个角度论证得出了以上结论。
研讨会上,有中国白酒界“第一酒博士”之称的万伟成表示,李渡是中国白酒也就是蒸馏酒之源。他从以下多个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这一观点:
2002年6月,李渡酒业在对生产车间改造扩建施工的时候,出土了一批元代采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水井以及明代的炉灶、晾堂、蒸馏设施,发掘出土南宋至清的遗物300余件,其中70余件是陶瓷酒器。
李渡遗址酿酒的历史始于元代,历经明清,连续不断,发展至今,反映了中国白酒工业在技术、生产工艺上的特点、传统和进步。已经发掘的明代酿酒作坊遗址布局配套完整齐全,能从考古角度说明古代白酒从原料煮熟、拌曲发酵到蒸馏的生产工艺流程。
元代酒窖的发现,不仅首次用实物印证了李时珍在其专著《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而且最低限度可把生产固态或半固态发酵蒸馏酒的时间推到元代甚至更远。
元、明、清至近代各个时期的73件饮酒器,整体上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反映了中国白酒起源、酒精浓度提高和发展的情况。
考古专家认定,李渡元代烧酒作坊是一处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白酒作坊遗址,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证明元代蒸馏酒产生、发展并在科技史上取得突破的最好的遗址,是一部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被称为中国酒业“国宝”。